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园地

慎独慎初慎微慎友

 

慎独慎初慎微慎友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修身立德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讲政治必须严以律己,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做到慎独慎初慎微慎友。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修身律己、自我净化、自我完善的基本要求。慎独慎初慎微慎友,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修身立德思想的高度概括,对我们今天做人做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慎独:把好内心关

慎独是在个人独处、人所不知之处,仍坚守内心的道德原则,自我约束、自我警醒。自古以来,慎独就是圣人先哲们追求的修身境界。《礼记·中庸》中讲到,“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就是说,不要在别人见不到听不到的地方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也不要因为细小的事情而不拘小节,君子要慎独,即使一个人独处、没有人注意,也要谨言慎行。

慎独强调的是“独”,即不因无人知道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南宋大儒朱熹说:“君子慎其独,非特显明之处是如此,虽至微至隐,人所不知之地,亦常慎之。”东汉名臣杨震升任东莱太守,前往郡里任职,路过昌邑,从前他推举的王密正任昌邑县令。晚上,王密怀揣着十斤黄金来送给杨震。杨震说:“老朋友了解你,你为什么不了解老朋友呢?”王密说:“现在是深夜,没人会知道。”杨震说:“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人知道呢!”杨震所说的“天知、神知”,即“举头三尺有神明”,时刻保持敬畏之心,“我知、你知”,就是“不畏人知畏己知”,时刻自我感知内心的道德,反省自己的行为。

慎独是要遵从内心的道德准则,时时反省自己,自我约束。元代思想家许衡曾于酷暑中逃难,口渴难耐。路边有一棵梨树,同行之人都争先恐后去摘梨,独许衡一人端坐不动。有人问他为何不去摘梨,许衡说:“不是自己的梨,不能乱摘。”众人说:“世道如此之乱,主人恐已逃难,这是无主之梨。”许衡说:“梨树失去主人,难道我的心也没有主人吗?”许衡在梨树主人不在,无人看管、监督的情况下,仍坚持不窃取他人之梨。即使自己口渴难忍,亦不放弃自己的道德原则。“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慎独需要不断清除内心的恶念,培养善念,不断战胜自己,自我修炼,自我提升。

慎初:守好初始关

慎初是注意事情的初始,走好人生第一步。“夫圣王重始,正本敬初,古人所慎也。”(《晋书·景帝纪》) 事物都是由初始发展而来,抓好初始,方能把握事物的发展。在初始上疏忽大意,等到事情发展严重后,便无法挽回。

慎初就是守好人生第一道关口,不开人生第一个缺口。唐代宰相陆贽在《兴元论解姜公辅状》中说,“夫小者大之渐,微者著之萌,故君子慎初,圣人存戒”。《资治通鉴》 记载,陆贽很清廉,不接受一物之馈赠。连唐德宗都认为陆贽“清慎太过”,认为“鞭靴之类”微小的馈赠,接受亦无妨。陆贽却认为宰相是“风化之首”,其行为会影响整个社会的风气,更应该以身作则,故驳斥唐德宗说,一旦打开“贿道”,接受“鞭靴”,一发而不可收,则必将发展为接受“金玉”。因此,人生的“第一步”很重要,“第一步”发生问题,将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只有防范于未然,筑好人生的堤坝,方能善始善终。

慎初就是守护自己的第一身白袍,不沾第一滴污秽。明代将领山云调任广西做总兵统领,按惯例,当地官员都要来馈赠和贡献财物。将领如果收下,就会被他们挟持。山云询问当地一位叫郑牢的人说:“常言说,对于将军,不顾及他是否贪利,只看他能不能打仗,我是否也可以贪呢?”郑牢说:“将军初来广西做官,犹如这一身白袍,若入乡随俗,不慎染墨,就永远再也洗不干净了。”山云茅塞顿开。“白袍点墨,终不可湔”,人的清誉如一身白袍,因为疏忽大意而沾染一个墨点,不但格外亮眼,亦无法再洗去。爱惜自己的一身白袍,防范溅来的墨点,方能清白无尘。

慎微:把好小事关

慎微是防微杜渐,每走一步、做一事,都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时刻保持清醒和理性。东汉政治家陈忠说:“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故堤溃蚁孔,气泄针芒。是以明者慎微,智者识几。”事物都是由小发展到大,由轻发展到重的,小小的蚂蚁洞能使堤坝溃决,针芒般微细的孔眼也会使气泄出。因此,明者应该“慎微”,智者应该“识几(苗头)”。

慎微就是“勿以恶小而为之”。西汉文学家刘向说:“忧患生于所忽,祸起于细微。”《韩非子·喻老》 中讲了两个慎微的例子,第一个是“白圭行堤”。千丈之堤坝,会因蝼蚁之穴而崩溃。白圭治理河堤,连一个蚂蚁之穴都会塞住,因此“白圭无水难”。第二个故事是“丈人慎火”。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发火灾而被焚毁。故丈人“慎火”,将出现的缝隙填满,因此“丈人无火患”。白圭和丈人,都因谨慎细心,时时警惕,处处防范,方能不出差错。慎微就是要将小事视为大事,时刻保持“慎”和“敬”之心,绷紧人生的弦,开好人生的弓。

慎微还要“勿以善小而不为”。 《玉堂丛语》 记载,明代大学士徐溥在少年时代,用两个瓶子分别贮藏黑豆和黄豆。每举一善念,道一善言,行一善事,便投一黄豆;不善者,便投一黑豆。开始时黑豆多,黄豆少,渐渐黄豆和黑豆各自参半,久而久之,黄豆越积越多,黑豆变少。徐溥一生如此,做官后仍保持这一习惯。徐溥保持恒心,积少成多,积小成大,逐渐将做善事化为行动的自觉,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规范。

慎友:把好朋友关

慎友是要慎重交友,注意外在环境的影响。荀子说:“君人者不可以不慎取臣,匹夫不可不慎取友。”交友要择良师益友,提升自己的品德,去邪佞之友,净化自己的社交圈。

交友要交良友。“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荀子·性恶》)、“选明师以象成之,择良友以渐染之”(《抱朴子·崇教》)讲的都是古人的交友智慧。良友是诤友、畏友。唐代的韩愈曾举荐过朋友张籍,而张籍却写了一篇 《上韩昌黎书》 ,直言不讳地向韩愈指出他的缺点。张籍说,古人相互教诲,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是表明一个“义”字,而绝不随声附和、奉承讨好他人。他指责韩愈说:“先王存六艺,自有常矣。有德者不为,犹以为损,况为博塞之戏,与人竞财乎?君子固不为也。今执事为之,以废弃时日,窃实不识其然!”原来韩愈沉迷赌博,眼见朋友沾惹陋习,虚度光阴,张籍加以劝诫。韩愈接到这封言辞激烈的信后,诚心认错,戒了赌,也更加欣赏张籍。

交友要去邪友、佞友。宋代许棐在《樵谈》中说:“与邪佞人交,如雪入墨池,虽融为水,其色愈污;与端方人处,如炭入薰炉,虽化为灰,其香不灭。”《世说新语》中记载了一则故事:管宁、华歆本为好友,两人同在园中锄地种菜,见地上有块金子,管宁无动于衷,继续锄地,华歆却把金子捡起来,看到管宁神色后又扔了它。两人曾同席读书,有显贵的高官路过,管宁听而不闻,华歆却放下书本出去观看。管宁于是割断席子,和华歆分开坐,说:“你不是我的朋友了。”华歆艳羡金钱和权力,无法拒绝外部环境的诱惑。与此等人交,会污染自己的品行和名声,因此管宁主动与之绝交。

慎独慎初慎微慎友,是做人做事的本分和原则,体现的是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一种责任。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注重修身律己、自我净化、自我完善,做到慎独慎初慎微慎友,方能一尘不染,达到孟子所说“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境界。

(作者:吴雪飞,单位: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客服热线:市场招聘 0556-5347281、5347220(传真) 人事代理 0556-5347289、5347287(传真)
主办单位:安庆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地址:安庆市市府路7号人才市场大楼
服务邮箱:aqrczx@163.com 皖ICP备05022077号
技术支持:安庆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