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园地

以“四新”建设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核心使命是人才培养,高校毕业生是有望进入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方面,因此,高校需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重点,主动把握并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加快培养紧缺人才,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
  2017年,教育部正式推出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四新”建设,突出交叉融合再出新,着力打造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新教改、新质量、新体系。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变化、全球抗疫催生多极新格局的大背景下,“四新”建设已经成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教育应答,成为高等教育发展“小逻辑”服务服从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逻辑”的主动应答。
  深化新工科建设。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奔腾而至,工程教育应从教育思想、发展理念、质量标准、技术方法、培养范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战略调整。不同类型的高校应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分类发展“新工科”,更新改造传统学科专业,推动现有工科交叉复合、工科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应用理科向工科延伸,形成新兴交叉学科专业,产生新的技术,培育新的工科领域。布局建设一批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及专业特色学院,加快培养技术创新领军人才、特色化行业工程人才,以及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各类人才。建好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储能技术等重点领域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深入实施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以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需求推动高校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新工科建设正在改变高校评价体系与资源配置方式、工科学生人生命运和产业竞争格局,正在重塑我国人才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
  深化新医科建设。医学教育是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石。新医科作为教育强国和健康中国的重要交汇点,着眼未来医学发展,立足大国计、大民生、大学科、大专业,强调从治疗为主到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全覆盖。我们积极探索医科与其他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培育建设一批特色化高端医疗装备工程实践创新教学中心、一批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一批优质医学院校,培养卓越医生和医学科学家。组织举办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实现“中西并举”“医护协同”“医防融通”。开展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每年为中西部乡镇卫生院培养五年制本科医学生6000余人,筑牢基层卫生服务“网底”,助力健康中国建设的同时也培养一大批高素质医疗人才。
  深化新农科建设。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目前,我国涉农本科专业点2000余个,年招生涉农本硕博学生19万余人,基本形成多层次、多类型、多样化的高等农林教育体系。面向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新农科建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主动服务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开改革发展新路、育卓越农林新才、树农林教育新标。探索推进农理、农工结合,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改造现有涉农专业,布局新设生物育种、智能农业、农业大数据、森林康养、生态修复等新产业新业态急需的新专业,加强耕读教育,培养一批拔尖创新型农林人才,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亿万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深化新文科建设。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全面深化新文科建设,紧扣国家软实力和文化繁荣发展新需求,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与文科专业融合,发展文科类新兴专业,推动原有文科专业改造升级,实现文科与理工农医的深度交叉融合。紧紧抓住课程这一最基础最关键的要素,持续推动教育教学内容更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最新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引入课堂、写入教材,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推出中国政法实务、中国经济、中国新闻传播、中国艺术四大讲堂,实施1011个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引导高校探索文科教育改革新路径新范式。围绕国家新一轮对外开放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加大涉外人才培养,加强高校与实务部门、国内与国外“双协同”,加快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体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 吴岩)

客服热线:市场招聘 0556-5347281、5347220(传真) 人事代理 0556-5347289、5347287(传真)
主办单位:安庆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地址:安庆市市府路7号人才市场大楼
服务邮箱:aqrczx@163.com 皖ICP备05022077号
技术支持:安庆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