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园地

坚持“三个导向” 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导向是行动的指引和方向。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是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论的有机统一,其中,问题是出发点、目标是根本点、结果是落脚点,三者相互贯通、相互承接。近年来,长庆油田把“三个导向”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方法路径,统筹兼顾“稳与进”“量与质”,破解难题,战略引领,共建共享,推进国内第一大油气田二次加快发展。
  坚持问题导向,攻坚克难推动高质量发展
  长庆油田从问题原点出发,寻找突破难题的思路和方法,在实践中学习创新、集成应用,以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不断挑战低渗、低压、低丰度的“三低”极限,引领我国非常规油气资源大规模开发不断走向深入。
  以发展的眼光聚焦问题。页岩油是世界级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难题,长庆油田所在的鄂尔多斯盆地长7页岩油资源丰富,但储层更加致密,勘探开发难度很大,多年来未取得实质性突破。面对困境,长庆油田正视储层现状,认识到地下资源禀赋无法改变,必须拿起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武器,找准症结,从勘探评价、开发技术、工艺流程、管理模式入手,探寻效益开发的综合解决方案。针对“源内能否发育大油田、如何预测源内甜点、钻井压裂如何提速提效、如何实现资源向产量的转化”四大难题,强化多学科一体化攻关,创立陆相淡水湖盆大型源内非常规石油成藏理论,创新源内非常规油藏地球物理“甜点”评价关键技术,刻苦攻关黄土塬三维地震、水平井优快钻完井及体积压裂技术,探索工厂化作业模式,大力推进从地质认识到开发技术、建设模式的整体升级,实现了长7油藏勘探重大突破和规模开发,发现了10亿吨级源内非常规庆城大油田,快速建成年产百万吨国家开发示范基地,2025年页岩油产量将突破300万吨。
  以辩证的思维分析问题。长庆油田70%以上的储层属于世界级低渗透油气藏,一些区块被国外专家评估为没有开发价值的边际油田。面对“井井有油,井井不流”的现状,长庆油田将深化地质认识作为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坚持“两分法”,辩证看待低渗透,总结出低渗透也有储层分布面积大、埋藏适中、稳产期长、流动性好等优势,只要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就能够在低渗透上建设大油气田。历经多年勘探理论研究与技术攻关,创立了“广覆式生烃、满湖盆富砂、全方位运聚、大面积成藏、立体式叠合”等全新的油气成藏理论体系,掌握了沙漠区全数字地震勘探和黄土塬区非纵地震等先进技术,有力指导了长庆油田不断攻克油气藏渗透率下限,解决了0.1毫达西以下储层效益开发的世界级难题,为占全国总资源量一半以上低渗透油气储量的有效开发提供了一套成熟完备的解决方案。
  以革命性措施解决问题。面对低渗透油气藏,羁绊长庆油田发展的始终是开发成本问题。长庆油田从勘探开发的每一个环节入手,认真细致想办法、定措施,探索了一条低成本、高效益的发展道路。市场机制是推动资源有效配置的重要途径,长庆油田通过与国际公司、工程技术服务单位、社会企业和民营资本的开放合作,构建了多个主体共同参与、平等竞争的市场格局,实现了油气生产成本持续下降。智能化管理是降低开发建设成本的有力抓手,长庆油田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推进“两化”融合,实现了大漠深处、梁峁之间十余万口油气水井、数千座场站,几万台生产设备的自动操控、远程管理和智能指挥,把纵横千里的油田变成了“有围墙的工厂”,实现了传统油气田生产组织模式和管理模式的深刻变革,大幅提升了劳动效率,油田产量从2000万吨到目前的近6000万吨,用工始终保持在7万人左右,创造了国内油气企业低成本创新发展的成功实践。
  坚持目标导向,战略制胜引领高质量发展
  长庆油田开发建设50年来,历经艰苦创业、油气并举、加快发展、高质量发展等阶段,始终坚持目标导向高、准、实,激发活力和动力,把油田发展愿景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实践。
  坚持总体目标站位“高”,勇当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排头兵。目标制定必须提高政治站位,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高度明确油田使命。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油、气对外依存度逐年攀升,2019年达到70%和40%以上。长庆油田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不动摇,牢牢把握国有企业“一个依靠力量、五个重要力量”的基本定位,将自身发展融入国家繁荣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按照中石油党组制定的《2019—2025年国内勘探与生产加快发展规划方案》,全力以赴推进增储上产。2018年将“稳油增气,持续发展”战略调整到“进一步增储上产,实现二次加快发展”轨道,确保到“十四五”末,实现原油产量2800万吨、天然气产量500亿立方米,油气当量达到6500万吨以上,相当于六七年时间,给国家新增一个年产千万吨级大油气田;到2050年继续保持6000万吨以上长期稳产,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注重阶段目标方向“准”,坚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实现战略目标,必须把准企业发展方向。长庆油田紧跟中国石油建设世界一流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战略目标,结合中石油党组《关于坚持稳健发展方针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进一步完善发展思路,坚持“资源为王、效益优先、创新驱动、绿色和谐”的发展原则,制定《新时代长庆油田高质量发展纲要》,配套制定油气勘探等八个子纲要,明确阶段性目标和保障措施;深入推进党的建设、资源勘探、油气上产、发展效益、改革创新、安全环保、共建共享七个方面高质量发展,持之以恒、一步一步地朝着既定目标奋力前行。着力创建党建优势突出、油气安全保供、经济效益显著、创新动力强劲、资源集约利用、发展成果共享的现代化石油公司。
  做到分解目标措施“实”,筑牢可持续发展根基。宏伟的发展目标必须落实到具体抓手和措施上。2020年,面对新冠疫情和低油价给油田发展带来的“严冬”挑战,各级党组织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深入开展“战严冬、转观念、勇担当、上台阶”主题教育活动,按照“经营上精打细算、生产上精耕细作、管理上精雕细刻、技术上精益求精”的思路,制定了长庆油田提质增效专项行动24类48项143条具体措施和“六个优化、七个压减”工作方案,把控投资、降成本、提质量贯穿于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突出投资效益导向,实施差别化管控策略,优化产能建设组织,推广大井丛、工厂化作业模式,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牢固树立“一切成本皆可降”理念,全面压减水电运输、业务外包等费用和非生产性支出,实现油气运行成本硬下降。通过构建提质增效的长效机制,力争两年内实现原油完全成本40美元/桶和天然气完全成本800元/千方。今年上半年,长庆油田实现天然气“硬超产”、原油“硬过半”,各项经营业绩超额完成了预期目标。
  坚持结果导向共建共享助力高质量发展
  长庆油田将高质量发展成效作为“总标尺”,看发展成果是不是有效履行了国有企业的责任使命,是不是有效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不是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众,实现了国有企业经济、政治、社会三大责任的有机统一。
  用油田发展成果担当国有企业使命。长庆油田诞生于国民经济困难时期,成长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阶段,发展于国家油气需求快速增长、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前进的每一步都与国家的战略需求紧紧相连,从一个产量不足百万吨的小油田,发展成为国内产量最高的油气生产基地、规模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基地和天然气管网枢纽中心。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55.8亿吨、天然气地质储量3.8万亿立方米,占同期国内探明油气资源总量的1/5;2019年长庆油田油气当量达到5703万吨,油、气产量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1/8和1/4,2020年将突破6000万吨。同时,长庆油田落实“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扶贫攻坚重大部署,发挥油气产业链辐射作用,围绕陕北高端能源化工基地、甘肃陇东千万吨能源基地、内蒙古天然气加工输出基地建设,构建了生产储运、炼化销售、工程建设、装备制造、技术研发一体化的油气产业集群,为西部省区工业发展与民生保障提供了有力的能源支撑。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65万亿元、利润总额4874亿元,上缴税费7541亿元,有力带动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用绿色发展成效彰显企业社会责任。鄂尔多斯盆地自然生态环境脆弱,油区地处延安、庆阳、南梁等革命老区,长庆油田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坚持油田发展与保护环境、生态文明建设、绿化秀美山川并重,积极推动能源绿色转型,助力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和污染防治攻坚战,建成庆阳碳汇林、内蒙古苏里格气田三万亩防风固沙林等十多处大型绿色屏障,为构筑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作出应有贡献。2020年以来,长庆油田编制出台《黄河流域勘探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方案》,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打造了林缘区、水源区等8种生态保护模式,积极创建国家级绿色矿山,实现了企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用人民群众福祉检验企业发展宗旨。长庆油田充分发挥油气产业链辐射作用,带动周边产业发展,“十三五”期间年均实现工业增加值超800亿元,在庆阳、延安创造的工业产值分别占当地工业总产值的1/2和1/5,上缴税费占当地财政收入的1/5和1/ 10,扶持油区中小企业6000余家,促进就业近百万人,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累计投入近百亿元资金支援地方道路建设、文化教育、环保绿化、人畜饮水等公益项目,精准助力革命老区脱贫“摘帽”。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员工办企业,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员工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与广大员工充分共享油田发展成果。告别了创业初期“三顶帐篷搭个窝”的艰苦环境,将生活基地整体搬迁到西安、银川等大城市。大力实施惠民工程,制定7大类43项措施,基层一线上网、餐饮、洗澡、住宿等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广大员工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作者付锁堂,系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客服热线:市场招聘 0556-5347281、5347220(传真) 人事代理 0556-5347289、5347287(传真)
主办单位:安庆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地址:安庆市市府路7号人才市场大楼
服务邮箱:aqrczx@163.com 皖ICP备05022077号
技术支持:安庆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