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强调,把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统一起来,使干部在遵规守纪中改革创新、干事创业。纪检监察机关要深刻把握严管和厚爱、激励和约束的辩证统一关系,更好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强化思想引领,激活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内生动力
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必须加强思想建设,督促党员干部牢记初心使命,提高扎根高原、奉献西藏的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在学深悟透党的创新理论中筑牢政治忠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员干部锤炼党性、立身做事、行稳致远的根本所在。要督促全区各级党组织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刻感悟蕴含其中的政治品格、价值追求、精神境界、作风操守,学出更加坚定的信仰、更加纯粹的忠诚、更加牢固的担当。在树牢正确政绩观中砥砺奋进。正确的政绩观,是党员干部健康成长的重要前提,也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要督促全区各级各部门始终把抓好党建贯穿到落实“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推进“着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着力创建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着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着力创建国家固边兴边富民行动示范区”四个创建的全过程各方面,坚决纠治重业务轻党建、重眼前轻长远、重显绩轻潜绩等问题,引领党员干部正确对待公私、义利、得失关系,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干事创业。在维护民族团结中凝聚合力。西藏是特殊的边疆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要督促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团结各族群众厚植“五个认同”的思想基础,坚决同一切破坏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言行作斗争,凝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的强大力量。
加强政治建设,确保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正确政治方向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根本遵循和重要保障。必须深化政治监督,督促引导党员干部始终把“两个维护”体现在履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的实效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党的领导是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要紧盯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加强对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和民主集中制情况的监督检查,坚决纠治请示不及时不全面、报告不真实不规范以及独断专行、议而不决等问题,严防“家长制”“一言堂”,确保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根本保证,是党员干部不可逾越的红线。要坚持从政治上看从政治上查,紧盯“七个有之”问题,严肃查处政治问题和腐败问题相互交织的案件,坚决查处对党中央阳奉阴违做两面人、搞两面派、搞“伪忠诚”的问题,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在重大政治原则和大是大非问题上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一贯到底抓好落实。抓落实是衡量党员干部党性和政绩观的重要标志。要督促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提高政治站位,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作为“第一政治要件”来办理、作为“第一遵循”来贯彻,把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工作部署和措施要求落实到具体工作实践中,着力发现和查处讲特殊、打折扣、搞变通等问题。
压紧压实责任,强化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组织保障
全面从严治党既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政治保障,也是激发党员干部投身现代化建设,敢干事、善干事的政治引领。压实主体责任。要督促各级党组织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党委书记抓好班子、带好队伍,在严格管理监督情况下,坚持严管厚爱结合,对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政治生态负责,对干部健康成长负责,落实好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着力纠治重资历轻能力、重使用轻培养等问题,以正确用人导向最大限度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履行好监督责任。要着力提升监督执纪执法的精准性有效性,做好党风廉政意见回复工作。要精准高效处置问题线索,加大审查调查力度,依规依纪依法作出处理,让党员干部尽快放下包袱轻装上阵。要坚持失责必问、问责必严,做到问责有因、问责有据、问责有度,以精准的问责倒逼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强化责任意识、激发担当精神、推动工作落实。压实监管责任。要督促各行业部门牢固树立“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理念,推动及时排查廉政风险点,对行业内部反复发生、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实行跟踪式监督,不断完善制度机制,抓本级带下级营造良好行业生态。
推动正风反腐一体深化,营造党员干部干事创业良好政治生态
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破坏营商环境、影响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侵蚀党的健康肌体、影响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必须坚定不移反对腐败,坚决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维护公平正义,打造良好政治生态和营商环境,使广大党员干部有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氛围。纠“四风”树新风。不正之风侵蚀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磨灭其精神斗志。要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对“四风”问题紧盯不放、紧抓不松,深入开展违规吃喝整治,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对拈轻怕重、推诿扯皮、敷衍塞责、得过且过的党员干部严肃批评教育、严格处理整顿,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发扬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把主要精力放在担当作为、干好工作上。以零容忍态度惩腐肃贪。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要加强对全区审查调查工作的领导和指导,紧盯重点问题、重点领域、重点对象,坚持风腐同查同治,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集中力量查处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的腐败问题,依规依纪依法一查到底、绝不姑息,不断推动反腐败向各领域拓展、向基层延伸。做好以案促改促治。良好政治生态是涵养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土壤,是党的生机活力的源泉。要坚持个案查处与系统整治相结合,从立案之初就把以案促改促治摆在突出位置,在审查调查过程中,全面检视案发单位在思想教育、权力制约、监督管理、制度执行、责任落实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督促加强警示教育、完善制度机制、强化监督管理,让党员干部在良好的政治生态中涵养正气、坚守正道、勤政为民。
正确把握政策策略,提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
全面从严治党的目的不是把人管死,让人瞻前顾后、畏首畏尾,而是要通过精准监督执纪执法来明方向、立规矩、正风气、强免疫。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一贯方针,只有坚定不移落实下去,才能达到既严明纪律、又团结同志的目的。要把严明纪律和信任关爱党员干部统一起来,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强化日常教育管理监督,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纠正,对违纪违法问题严肃处理,不歧视、不疏远、不排挤犯错误的同志,帮助其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坚持纪法情理贯通融合。这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实践经验,也是严管厚爱的具体体现。要用全面、历史、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统筹把握事实证据、纪法标准、思想态度,综合考量违纪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危害、后果,以及所在地区、部门、单位政治生态和个人日常表现等因素,准确运用“四种形态”,做到宽严相济、精准得当,最大限度地教育人、挽救人、改造人。坚持扶正祛邪。面对西藏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不仅需要广大党员干部敢为人先、担当作为,更需要各级党组织对干部负责、为干部担当。要把坚决维护纪法权威和旗帜鲜明为干部撑腰鼓劲结合起来,释放鼓励创新、支持实干、宽严有度的鲜明信号,激励党员干部在遵规守纪中勤奋工作、大胆做事、廉而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