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园地

关键要办好职业教育

 

前些天我写《将“双减”进行到底》,此文在本专栏刊出后读者回应热烈。有读者反映:现在校外培训只是改了方式,学生的作业负担也并未减轻,甚至更重。细问原因:原来,中小学校一般是下午三点半放学,而为了阻拦学生参加校外培训,教育部门要求五点半才能离校。要在校多留两小时,老师当然得多留作业。
  看得出,教育部门作此规定只是权宜之计,也是无奈之举。从效果看,确实存在顾此失彼的弊端,而且时间长了会适得其反。读者想想,即便将来社会上没有了培训机构,难道学生不会去“一对一”补课?而“一对一”补课与培训机构补课有何实质差别呢?难怪最近有中小学教师抱怨:“双减”已变成学生与教师“双累”。
  学生作业负担重若真是因为上面的原因,解决起来倒也不难。可是据我所知,作业重的原因并不在于此,而是“中考”。照现行政策规定,“中考”将对初中生予以分流,50%可以读高中,另一半只能读职校。而“升学率”关乎学校声誉,校长不可能不重视。而要抓升学率,办法无他,学校只能让学生多做作业多刷题。
  事实上,“中考分流”不仅加大了学校的压力,同时也给家长造成了恐慌。在许多家长看来,孩子考上高中才有出息,将来可以考大学、读研究生、读博士;而有了高学历,才有希望进入政府机关吃公家饭。人们有此观念,其实也是事出有因。比如时下政府招录公务员,通常都要求有本科以上文凭。由此可知,若一个孩子考不上高中,今后当公务员的机会就几近为零。
  当然,并不是所有家长都希望孩子当公务员,也并非只有当公务员才有出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对有些家庭来说,孩子上职校若能学到真本事,早就业、早挣钱也未尝不可。可家长却有两方面的顾虑:一是用中考“分数”分流,担心孩子考不上高中会觉得低人一等、自暴自弃;二是目前职业教育的水平整体偏低,家长对孩子接受职业教育的前途怎样心里没底。
  将心比心,家长有这样的顾虑也在情理之中。读者不妨扪心自问,假若你的孩子今年中考,你会让孩子上职校还是上高中?答案不必说出来。这些年,我见过不少官员大讲职业教育如何好、有多么重要,却不见他们把孩子送去上职校。你知道为什么?因为他们并不真的那样看。官员自己都不信,老百姓怎么会相信呢?
  存在决定意识。人们不看好职业教育,并非对职业教育有偏见。事实明摆着,由于政府过去对职业教育投入严重不足,无论教学设施还是师资配备,与普通院校比皆有不小的差距。近年来虽有改善,但总体还是欠账太多。特别是民办职业学校,资金完全自筹,对学生收费也高,假若我是家长,也不会让孩子上职校。
  是的,人们不愿孩子上职校,不能简单归结于家长的偏见。我有个问题想问读者:师范教育是不是职业教育?照理讲,师范院校专门培养教师,当教师是一种职业,师范教育也应该属于职业教育,可人们为何对师范院校没有偏见呢?我的解释,是因为教育部将师范院校划归普通教育系列,可以享受普通院校的相同待遇。
  设想一下,假若当初国家规定,每年高考后,先让普通院校录取考分高的学生,考分低的学生只能上师范院校,人们对师范院校会怎样看?再比如,若师范院校的学历只有当教师才承认,而改行做别的职业社会上不承认,师范院校的学生是不是也会感到自己受歧视?
  说我的观点,人们不看好职业教育,虽有观念方面的原因,但归根到底,还是目前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不尽如人意。要改变人们的观念,关键是要办好职业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大制度创新、政策供给、投入力度,弘扬工匠精神,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社会地位。为此,我提三点建议。
  第一,加快建设一批具有高水平的职业院校。职业教育要达到高水平,不仅要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和教学设施,同时还得构建从中职、高职到本科等不同层次的职教体系。具备了以上条件,人们当然不会再歧视职业教育。前几天,我在一个座谈会上听说湖南的职业教育办得好,有不少大学本科生主动转入职业学校学习,这是好现象,表明人们的观念已经开始转变。
  第二,改革“中考分流”。我并不反对“中考分流”,但不赞成目前的分流办法。现在让考分高的学生上高中、考分低的学生上职校,对职业教育带有明显的歧视,必须纠正。可取的做法,是让学生自主选择,中职与普通高中分开考试,分别择优录取。当年我读中学时有同学考技校,技校是择优录取,同学没有半点自卑感。
  第三,实行职普通融。这一点尤为重要。假若职业教育学历与普通教育学历互不通融,比如报考研究生,普通高校不承认职业院校的本科文凭,或者参加工作后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时学历不能同等对待,人们怎么会看好职业教育呢?目前正在修订职业教育法,若能在法律上明确“职普学历通融”,此问题即可迎刃而解。
  从操作层面上讲,办好职业教育,我认为当务之急是政府要加大投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若没有政府财政支持,短期内职业院校不可能达到高水平;若没有高水平的职业学校,家长不愿让孩子上职校,“中考分流”改革将无法进行。经济学逻辑说,若不改变现在的“中考分流”办法,“双减”最终不可能落实到位。(王东京)

客服热线:市场招聘 0556-5347281、5347220(传真) 人事代理 0556-5347289、5347287(传真)
主办单位:安庆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地址:安庆市市府路7号人才市场大楼
服务邮箱:aqrczx@163.com 皖ICP备05022077号
技术支持:安庆热线